scenery_photo_m2000689.jpg

 

竹炭,由竹子的人為炭化處理得當。使用高溫令竹子炭化,分為800℃、1000℃及1200℃三種,因溫度的差異所以品質上也分作三個級別。其中的一級(頂級)品, 主要是用於過濾及煮食時用,在日本及台灣是在煮飯時放一塊竹炭於米上一起煮。使用多次後,便用作防潮、吸味。多次使用後,便會打碎及堆放於種植植物使用。用途跟作為燃料的木炭或煤炭有所區別,竹炭主要應用於生活補助功能目的。
製作竹炭時可以同時產生竹醋液,可用於清潔、消毒之類等。


特性與應用
因為竹子維管束的構造,燒製出來的竹炭成品有多孔的特性,使表面積增大,其細孔直徑約為0.4-0.25mm,平均每公克竹炭的表面積約 300m2,活化處理過後的竹炭,表面積可高達1,200m2以上,遠紅外線輻射率量測得熱輻射係數超過85%,波長為4~14μm。因為這些特性,竹炭的成品可用於居家用品類、寢具類、汽車用品類、化妝清潔用品類、運動保健類、工藝用品類、紡織纖維類等方面,工業應用方面可製為竹炭電容器。和奈米陶粉相較之下,竹炭纖維作為保溫紡織品不如奈米陶粉功效持久,而且其遠紅外線的波長無法控制。

竹炭成品的功效強調除臭、淨化,是因為竹炭的主要官能基主為碳氫鍵(C-H)、雙碳鍵(C=C),少部分為氫氧鍵(O-H),能吸附硫化物、甲醛、苯、酚或三氯甲烷等化學物質,又因其多孔的特性,因此有較佳的吸附力,可被用於吸收和分解室內塗料揮發氣體、化學合成製劑[8]。運用其多孔的特性,竹炭也可用在水質淨化的用途上。經過竹炭過濾的自來水,酸鹼值由pH7增為pH8-8.5的弱鹼性。在日本的研究中發現,將竹炭與竹筍放在一起,竹炭可抑制乙烯氣體產生,達到竹筍保鮮的效果;竹炭也能吸收米飯的揮發物質,保持米飯香味。竹炭的吸附功能為可逆,經由加熱、降壓等方式處理後,可重新再利用。日本明星大學吉澤秀治教授將竹炭的多孔特性,運用在堆肥的熟成功能,有益微生物可於竹炭孔隙中生長,減短堆肥熟成時間。竹炭的多孔特性也可以利用於日常生活的除溼功用上。

利用竹炭能吸收人體熱能而放射遠紅外線的特性,可將竹炭運用在紡織品上,能具有保溫效果,也可用作入浴材料。以工研院合作對象所開發的奈米竹炭紗為例,在顯微鏡下觀察,竹炭紗為十字形和Y字型,奈米化的竹炭粉包覆於纖維內外,所製成的外套經實驗後,發較保暖效果優於羽絨外套。紡織綜合研究所針對竹炭被、羊毛被和蠶絲被對使用者血流量變化的研究中發現,使用竹炭被的試驗者血流量較其他兩種被子的使用者高。竹炭同是也是低電阻型導體,又同時具有多孔,符合屏蔽電磁波材料的特性,高溫製成的竹炭含磁率和含炭率較高,但由於目前各生產廠燒製溫度不一,電磁波屏蔽效果遠不如導電性較佳的明火炭。

竹醋液(又作竹酢液)是竹炭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燒製過程的煙霧冷凝而得粗竹醋液,經靜置、粹取、蒸餾而得。酸鹼值為pH2.3~4.0,具有抗菌效果,可用於農業應用上。

使用方法
初購回的竹炭在使用前應先用清水沖洗,可用無油污的清潔刷刷洗,清洗時不可使用清潔劑,用於飲用水、煮飯用的竹炭可再用清水浸於鍋子中,煮沸15分鐘後,取出風乾。

竹炭片可循環使用,使用三個月至半年後,可將竹炭片清洗風乾後,重覆使用。淘汰的竹炭片也可以埋於土壤中,作為土質改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小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