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葡萄人工栽培的歷史開始於6000–8000年前的近東地區。葡萄酒在人類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最早考古證據被發現於喬治亞地區,其時間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

酵母是最早的人工製造的微生物之一,自然存在於葡萄的表皮上,導致了酒精飲料(如葡萄酒)的發明。在現今喬治亞地區,早在8000年前就已經有酵母的生產了。最古老的葡萄酒莊被發現於現今亞美尼亞境內,存在於大約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公元9世紀,中東地區的波斯城市設拉子就以能釀造最好的葡萄酒而聞名。西拉葡萄酒就是以設拉子命名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中也有栽培紫葡萄的記載,古代希臘腓尼基羅馬也都有種植紫葡萄並釀酒的記錄。後來葡萄的種植和葡萄酒的釀造被傳播到歐洲的其他地區,隨後還有亞洲非洲北美洲

北美,幾種葡萄屬的野生葡萄分散在大陸各地繁衍,也是許多美洲原住民的食物之一。但歐洲殖民者認為這些種類的葡萄不適合釀酒,於是從歐洲引進了釀酒葡萄(Vitis vinifera)

在中國,最早在《詩經》里就有葡萄的記載,表明早在時代(公元前17世紀初——約公元前11世紀)人們就已經知道採集並食用各種野葡萄了。在《周禮》中就有種植葡萄的記載。葡萄在中國古代曾被叫作「蒲陶」、「蒲萄」、「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則相應地叫做「蒲陶酒」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葡萄,《漢書》作蒲桃,可造,人酺飲之,則醄然而醉,故有是名」。「酺」是聚飲的意思,「醄」是大醉的樣子。故借「酺」與「醄」兩字,叫做葡萄。漢武帝時期著名的大探險家張騫出使西域時(公元前138——前119年)從大宛帶來了歐亞種葡萄及釀酒師。葡萄從西域引入後,先至新疆,經河西走廊西安,其後傳至華北東北及其它地區。在元代,葡萄的種植和葡萄酒的釀造達到鼎盛,官方出版的《農桑輯要》中就有對葡萄栽培的指導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小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